材料一: 孝感以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而得名。2010年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暨第五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在孝感高中举行。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为目标,坚持举办孝文化节,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促进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孝感汉字书写节已成为孝感市民喜爱的文化盛会和艺术大餐,成为孝感创孝文化特色,树孝文化品牌,建孝文化名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材料二: 201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揭晓:重庆因唱红打黑成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词是:沧桑的大足石刻,笑看百年风云。翻滚的川江波涛,诉说时代绵延。挥手之间,山城巨变。高峡平湖舒放胸怀,嘹亮红歌暖热千万心。面貌重振,效率提速。重重迷雾散尽。热辣之都,民生之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你就传承孝文化、打造孝感“孝道之都”提出合理化建议。
(2)重庆“扫黑唱红”弘扬了主旋律,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我们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的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目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世界比较情况
占GDP比重 |
|
中国 |
40%左右 |
发达国家 |
80%左右 |
世界平均水平 |
60%左右 |
注:目前中国的储蓄率高居世界首位,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的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第一,让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的问题。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完善民主法制,切实尊重保障人民权益;致力于“共同富裕”,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保障民生之本,构建社会安全网;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增强全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激发社会活力,打造创新型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天蓝水清,与自然和谐相处。
(1)上述材料体现了政府的什么宗旨和基本原则?
(2)政府的基本职能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为迎接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第13次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2014两会调查”。广大网民可以就自己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参与本次调查,人民网记者把网友的问题带上两会,带到我国最高决策殿堂。
材料二截止2014年3月11日大会规定的议案截止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401件,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393件,监督方面的5件,其他方面的3件。据了解,为了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在大会召开前就做了充分准备,他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认真起草议案。今年两会都透露出求真务实的明确指向,一个个关系国家未来又与民生紧密相连的话题,在代表审议中越来越深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网民参与网上调查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什么方式?除了这一方式公民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积极意义?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主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兴国之魂”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目标?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1)简要说明我国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治学依据
(2)我国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