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

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

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2题。

1.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2.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D.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下图为上海市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读图回答。

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完成下题。

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中的(

blob.png

A.

B.

C.

D.

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

滩涂一盐荒地一旱地

B.

盐荒地-滩涂-旱地

C.

旱地一盐荒地-滩涂

D.

林草地一旱地-滩涂

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题。
blob.png

1.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B.

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

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

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2.应用Gl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

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

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

各行政区的边界

D.

各行政区的面积

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
blob.png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

B.

C.

D.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

石油开采

B.

桉电站建设

C.

海岛旅游开发

D.

港口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