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使大气温度升高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具寒流性质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动力为西风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最早形成的地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B.雨季坡面径流量增加
C.雨季河流含沙量增大
D.雨季坡面下渗量增加

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可判断该区域()

A.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B.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C.城镇体系日趋完善
D.用地紧张有所缓解

据图推测城镇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A.AB B.AC C.AD D.AE

图表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导致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大气环流

与东北林区相比,③所在林区树种较丰富的根本原因是③地()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年均温高、降水充沛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可推断()

A.①表示太阳逆辐射 B.②是地面短波辐射
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D.④是地面长波辐射

①、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削弱作用
C.地面辐射 D.大气保温作用

图表示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日可能位于()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南非高原 C.四川盆地 D.刚果盆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