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反映了1985年和2003年我国部分省(区、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从中可知新疆、江苏、福建、湖北四省(区)的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是( )
A.新疆在全国位次明显上升 |
B.江苏在全国位次明显下降 |
C.湖北在全国位次稳定不变 |
D.福建在全国位次明显上升 |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当地政府计划从城市A到城市B修一条公路,图中虚线①②③④表示四条线路备选方案。完成13—14题。图中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你认为最佳方案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显示,影响公路线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 B.水文 |
C.气候 | D.城镇分布 |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10—12题。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塔里木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 B.大量增加牲畜的养殖数量 |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右图“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7—9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⑥ |
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① | B.② | C.④ | D.⑥ |
下图为某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图中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印度 |
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制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玻璃箱底部放层土,乙玻璃箱底部没有放土,中午时把两个玻璃箱同时放在相同条件的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玻璃箱比没有放土的玻璃箱气温高了约3°C。据此回答3—4题。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玻璃的温室效应 | B.大气的热力运动 |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是由于
A.太阳辐射有强弱差异 | B.“地面”辐射有强弱差异 |
C.大气吸热有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有强弱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