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为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 )
A.绿地面积 | B.建筑物面积 | C.工业化程度 | D.人口数量 |
图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热岛效应现象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问题。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 |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
C.都位于入海口处 | D.土壤都比较肥沃 |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 “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
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 B.华北平原 | C.鄱阳湖平原 | D.太湖平原 |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的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的强度)。读图,回答问题。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 B.75天后 | C.100天后 | D.140天后 |
如果该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松嫩平原 | B.江汉平原 | C.洞庭湖平原 | D.太湖平原 |
限制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势较高,热量不足 |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C.地处内陆,水源不足 | D.地处沿海,旱涝频繁 |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交通图”和“农产品分布图”,回答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农业优势区位为:地势低平,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 |
B.该地区今后要退耕还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
C.该地区今后农业要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D.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该修建水利设施,调节灌溉用水的季节变化 |
因地制宜解决图示区域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A.建设小水电站 | B.开采小煤窑 | C.发展沼气及核电 | D.砍伐小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