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为长江水系,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
C.热量和地形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碱化和盐碱地广布 |
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
①、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
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③、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④、图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①④ | D.①②③⑤ |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 | 福建沿海 | B. | 黄海沿岸 |
C. | 准噶尔盆地 | D. | 柴达木盆地 |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 | 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 B. | 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
C. | 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 D. | 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 | 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 B. | 非洲以南→南海 |
C. | 南海→台湾海峡 | D. | 台湾海峡→青岛 |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 | 日出东南方向 | B. | 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
C. | 昼长较广州短 | D. | 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 | 台风雨 | B. | 地形雨 |
C. | 对流雨 | D. | 锋面雨 |
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3.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 tan65°≈2.14)()
A. | 0.6m | B. | 1.2m |
C. | 1.8m | D. | 2.4m |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 地形平坦 | B. | 气候适宜 |
C. | 临近市场 | D. | 资金雄厚 |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3.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 | 夏季降水增多 | B. | 夏季气温降低 |
C. | 冬季降水增多 | D. | 冬季气温增高 |
4.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 温室气体减少 | B. | 森林覆盖率减小 |
C. | 入湖泥沙量减低 | D. | 草原生产量减低 |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 | 20%-30% | B. | 30%-40% |
C. | 40%-50% | D. | 60%-70% |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 | 工业化程度提高 | B. | 人口增长率增大 |
C. |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 D. |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