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⑤ | D.②④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其中,自然地理中的各类循环模式的构建是最常见的典型案例。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若此图表示中纬度或高纬度的大气环流状况,且S表示南方。可能表示地面点G和近地面风向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副热带高压带、西南风②极地高压带、东北风
③副热带高压带、西北风④极地高压带、东南风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若此图表示大洋环流,则可能表示的是()
①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②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
③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④北印度洋的夏季环流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且S表示地球表面,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表示海洋,H表示陆地 | B.①②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起主要作用 |
| C.③表示蒸腾,④表示大气输送 | D.径流②的右岸始终比左岸陡 |
图为“在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B为A地的天顶,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当太阳位于C位置,
=50°,北京时间为16:00 时,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
| A.70°N,60°E |
| B.70°S,60°E |
| C.66°34′N,150°E |
| D.66°34′S,150°E |
一支地理科考队在A地考察的内容可能是()
| A.海洋渔场的形成原因 |
| B.塔里木盆地石油的储藏量 |
| C.极地气候下的生态环境 |
| D.南极地区大气臭氧含量 |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图中长粗箭头表示()
| A.墨西哥湾暖流 | B.千岛寒流 |
| C.日本暖流 | D.加利福尼亚寒流 |
图M、图N分别表示()
| A.M—7月;N—1月 | B.M—1月;N—7月 |
| C.M—4月;N—10月 | D.M—10月;N—4月 |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 1月 | B.60° 7月 |
| C.60° 1月 | D.30° 7月 |
当公转速度为N时,纬度为M的大陆西岸此刻()
|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 B.高温多雨 |
| C.寒冷干燥 |
| D.温和多雨 |
下面关于美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
| B.石油工业居世界前列,每年有大量的石油出口 |
| C.汽车、钢铁工业发达,在国家经济增长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
| D.美国“硅谷”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宇航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