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理奇观。读“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三江并流”中的三条河流自西向东分别
是 、 、 。
(2)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的代表地区,说出该区域内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
(3)“三江并流”地区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地,并说明原因。
(4)说明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地貌特征。
某校一同学针对睛天和阴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下面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天气变化的是 ,理由____。
(2)右图所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
(3)高山地区往往成为人们的避暑胜地,试分析其原因。
(10分)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 ,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____。
(2)图中甲地日出方位为 ;乙地的地方时为 点;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点。
(3)从丙地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的情况下,将偏向____(东或西)方飞行;若从丙地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是 (南或北)方。
(4)甲、乙、丙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一年当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____。
(10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组织的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在图中①、②两地建一水电站,你认为较为合适的是____,理由 。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择在图中的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嘹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为什么?
(4)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那么,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____。
A.50≤H<100 | B.50≤H<150 |
C.100≤H<150 | D.150≤H<200 |
(5)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密林迷了路,请你从地理角度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并说出原因。
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下图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回答:
(1)简述N市降水特征。(6 分)
(2)若R河流域森林被破坏,请分析对当地水循环过程有何影响?
(3)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5月4日~11日,李克强总理前往非洲,开始对非盟总部和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四国进行访问。下图为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的路线。
(1)5月4日随行采访的记者在非盟总部郊外发现,当地许多居民正在调整或准备调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朝向。分析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调整前后朝向的变化和原因。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哪一个地方?
(2)指出在李克强总理访问期间,丙国的太阳能最丰富,请说明理由。
(3)如果在丙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其不利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