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分)某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没有逐户逐人进行无记名投票,绝大部分选票是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还有一部分是按上级某负责人的要求填写的。村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并把这一事情告到县人大,要求进行重新选举。县人大表示,该村选举违反了选举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责令重新选举,并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对某负责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再次选举结果,原“落选”村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阅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村民要求重新选举说明了什么?
(2)村民的合理合法要求得到了解决,某部门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得到严肃处理,说明了我国公民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原则?在这一案件中是如何体现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某校同学在学习《经济生活》时,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在市场和菜农中进行了2010年大蒜价格变动的调查与研究,搜集到了以下信息:
(1)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减少,大蒜产量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2010年的大蒜价格的上涨。
(2)民众普遍认为大蒜能够杀菌、提高身体免疫力,甚至能够避免感染甲流,这对大蒜价格的上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大蒜价格上涨,经销商们获得暴利,不少外行人也眼热起来,纷纷加入大蒜交易的行列,同时也出现了部分经销商大量囤积大蒜的现象。
(4)看到2010年大蒜价格喜人,很多蒜农已经在大量扩大大蒜的种植面积。
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道理对以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14分)材料一:我国的基尼系数情况
表1: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

城乡居民
农村居民
城市居民
基尼系数
0.21——0.24
0.16——0.18

表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0.34
0.389
0.40
0.45
0.5

注:基尼系数反映一个国家内贫富的差距,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内贫富的差距,其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一0.3比较平均;0.3一0.4相对合理;0.4一0.5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l)材料一的表1、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原理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的关系。(4分)
(3)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如何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6分)

材料:东北亚地区各国在资源、人口、科技、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来,中、俄、韩、日、蒙、朝等国积极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中俄还将在水泥、建材、林业加工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材料二:近年来,东北亚多数国家都在寻求建立旨在消除对抗、寻求合作、不针对第三者的新型多样的双边关系。包括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日俄“相互信任伙伴关系”、日韩“2l世纪新伙伴关系”、韩朝“和解合作关系”、韩俄“面向21世纪和未来的伙伴关系”、朝俄“友好合作关系”等。
(1)结合材料,请分析加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经济学依据。
(2)说明东北亚国家之间构建新型多样双边关系是怎样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的?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2%、8.86%。
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时指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从个性化表述提升为官方承诺,彰显了我国政府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公报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民生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描述图所示经济信息;有人据此认为:国富必然民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看法。
(2)请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3)请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谈谈对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正确认识。(12)

材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通过的“十二五”规划,转变了唯GDP的政绩观念,弱化对GDP等经济指标的考核,提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比GDP增速高一个百分点。 山东“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面提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建设;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思路体现的哲学方法论。
(2)实施好“十二五”规划,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你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应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规划目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