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锐。如果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纸;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缩短淋浴时间;自制果汁,拒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拒绝皮草和化纤材料等。低碳社区的建设(  )
①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③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④减少消费支出,降低恩格尔系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表为某居民家庭2011年总支出的情况(单位:元)。

食品
服装等家
庭日用品
教育、医疗
水、电、暖气
通信、交
通、娱乐
购买基金、
股票、债券等
其他
支出
24 000
10 000
7 000
10 000
8 000
50 000
4 000

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
A.21.24% B.30.09% C.38.1% D.53.97%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吸纳就业人数达1 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这说明(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作为发展资料消费的旅游业快速发展
C.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D.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较大,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2011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6.1%,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商品销售的总收益(总收益=数量×价格)。右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A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下降 
②B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A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