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多月之后,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将逐步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作为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就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三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15分)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也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为进一步推进实现“十二五”规划,某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各市进行实地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这个省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的必要性。
材料一:或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睁眼忙到天黑”,不存在作风问题;或是态度犹豫观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听不到真意见、查不准真“病灶”……查摆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却苦于“找不出问题”。2013年8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传递出这样一个判断: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材料二:老子《道德经》里说,“夫谓无病,实则病矣”,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温水里煮青蛙”,到病入膏肓,恐怕就悔之晚矣。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中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的合理性。
材料一: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的产品被视作时尚的象征。他领导的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开发的ipad产品,四个按键就能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及创新的作用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奥巴马评价“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 (6分)
材料二:细节决定成败。为了重新设计OS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几乎把鼻子都贴在电脑屏幕上,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说:“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有人评论:“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才是乔布斯的成功秘诀。”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乔布斯成功的秘诀。(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