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 年8 月份,拉尼娜现象基本确定形成,将至少持续到2011 年6 月。拉尼娜(La Nina)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表面海水变得异常寒冷,继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变化,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的环流之一是沃克环流。“沃克环流”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20 世纪20 年代首先发现,它的形成是由于赤道太平洋海温分布通常是西暖东冷,从而使西太平洋与东太平洋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它是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当沃克环流异常强劲,导致东太平洋下层冷海水上翻增强,洋面异常低温,就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材料二:澳大利亚12月份总降水量图
材料三:2009年一季度期间河水创下百年最低,P河流除了上游500km水流较大外,其余河段流量较小,有些河段还经常干涸,下游地区含盐度高是P河最主要的水质问题;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
(1)此时图中沃克环流的方向是 (顺、逆)时针。
(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澳大利亚东部降水量将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3)读澳大利亚12月份总降水量图,简述A地区的气候类型及12月份降水量较多的原因。
(4)下列问题中最有可能由“停止农地灌溉”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
(5)分析P河流上游流量大于其余河段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北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是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据表推断该地区古生代地理环境演变过程。
材料二:当地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在地表堆积了大量矸石(固体废物),草木不生。为修复生态环境,从别处运来土壤覆盖在松散的矸石堆上进行植被恢复。如图所示。
(2)与土壤相比,分析矸石堆不能生长植被的原因。
材料三:当地发展以谷子、藜麦等耐低温、抗干旱的杂粮作物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3)为提高杂粮作物单产,列举当地可采取的农业技术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三省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统一规划和行动,成效显著。
上左图所示的永定河流经河北省、北京市后,在天津经永定新河入海。河流曾经出现泥沙淤积河水断流、污染和咸化现象。
(1)下表是三省市为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各自采取的措施,请补全表格。
省市 |
主要问题 |
措施 |
河北省 |
水土流失 |
① |
北京市 |
河水断流 |
② |
河水污染 |
③ |
|
天津市 |
河水咸化 |
建立防潮闸 |
京津两地人口稠密,老龄人口比例高,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河北省计划建设一批康养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河北承接京津两地老年人到此康养,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2008年空客公司在天津建立首条民用飞机生产线,建成以来,空客天津总装线形成了本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今年空客公司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拓展飞机总装能力。
(3)说明空客天津总装线能够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图1)。上片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松散的非农业活动,图2示意下片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
(1)图3示意图1中AC一线的地形剖面,在虚线框内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2)M乡集镇区对全乡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较弱,分析其原因。
(3)有人建议将现有汽修厂升级为公路驿站。从服务业发展的角度、对升级的方向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表格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 |
测量点水位高程(m) |
|
甲河 |
乙河 |
|
0.0 |
192 |
190 |
0.5 |
180 |
179 |
1.0 |
172 |
172 |
1.5 |
171 |
169 |
2.0 |
167 |
167 |
2.5 |
164 |
166 |
3.0 |
163 |
162 |
3.5 |
161 |
155 |
4.0 |
157 |
154 |
4.5 |
151 |
153 |
5.0 |
142 |
152 |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须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 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 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3)据材料2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