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 年8 月份,拉尼娜现象基本确定形成,将至少持续到2011 年6 月。拉尼娜(La Nina)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表面海水变得异常寒冷,继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变化,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的环流之一是沃克环流。“沃克环流”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20 世纪20 年代首先发现,它的形成是由于赤道太平洋海温分布通常是西暖东冷,从而使西太平洋与东太平洋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它是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当沃克环流异常强劲,导致东太平洋下层冷海水上翻增强,洋面异常低温,就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材料二:澳大利亚12月份总降水量图

材料三:2009年一季度期间河水创下百年最低,P河流除了上游500km水流较大外,其余河段流量较小,有些河段还经常干涸,下游地区含盐度高是P河最主要的水质问题;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
(1)此时图中沃克环流的方向是   (顺、逆)时针。

(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澳大利亚东部降水量将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3)读澳大利亚12月份总降水量图,简述A地区的气候类型及12月份降水量较多的原因。
(4)下列问题中最有可能由“停止农地灌溉”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5)分析P河流上游流量大于其余河段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北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是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据表推断该地区古生代地理环境演变过程。


材料二:当地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在地表堆积了大量矸石(固体废物),草木不生。为修复生态环境,从别处运来土壤覆盖在松散的矸石堆上进行植被恢复。如图所示。

2)与土壤相比,分析矸石堆不能生长植被的原因。


材料三:当地发展以谷子、藜麦等耐低温、抗干旱的杂粮作物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3)为提高杂粮作物单产,列举当地可采取的农业技术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三省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统一规划和行动,成效显著。

上左图所示的永定河流经河北省、北京市后,在天津经永定新河入海。河流曾经出现泥沙淤积河水断流、污染和咸化现象。

1)下表是三省市为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各自采取的措施,请补全表格。

省市

主要问题

措施

河北省

水土流失

北京市

河水断流

河水污染

天津市

河水咸化

建立防潮闸


京津两地人口稠密,老龄人口比例高,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河北省计划建设一批康养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河北承接京津两地老年人到此康养,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2008年空客公司在天津建立首条民用飞机生产线,建成以来,空客天津总装线形成了本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今年空客公司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拓展飞机总装能力。

3)说明空客天津总装线能够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图1)。上片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松散的非农业活动,图2示意下片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

(1)图3示意图1中AC一线的地形剖面,在虚线框内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2)M乡集镇区对全乡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较弱,分析其原因。

(3)有人建议将现有汽修厂升级为公路驿站。从服务业发展的角度、对升级的方向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表格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须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 7 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 20 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3)据材料2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