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 |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人![]() |
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 |
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用适宜强度的刺激去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并测定神经纤维上甲、乙、丙、丁四处某时刻的电位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是
A.该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60mV |
B.该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为+10mV |
C.乙处神经纤维膜处于去极化过程 |
D.丙处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处于开放状态 |
某DNA合成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DNA的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它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抑制剂解除后细胞能继续进行细胞周期运转。先后两次将一定剂量的抑制剂加入细胞培养液培养一定时间后,可使所有的细胞抑制在G1期和S期交界处狭窄的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抑制剂处理时间不小于G2期、M期和G1期时间之和 |
B.第一次抑制剂处理使细胞均处于S期 |
C.第一次抑制剂去除后,细胞均从G2期开始进行细胞周期运转 |
D.第一次抑制剂去除后,细胞到达G1期终点前第二次加入抑制剂 |
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
B.②过程一般在血浆中进行 |
C.与③对应的tRNA由3个碱基组成 |
D.该基因的编码链为图中GTA所在的链 |
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最常见的分布型 |
B.乙是种内竞争的结果 |
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 |
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
下列各项生物技术中,对遗传信息改变最小的是
A.经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 |
B.经植物组织培养克隆植物 |
C.导入外源基因培育转基因动物 |
D.经人工授粉培育种间杂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