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基本变化”不包括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厂,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达到12家,荣氏兄弟成为著名的“面粉大王”。关于荣氏面粉厂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本等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民国政府的鼓励和倡导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下表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其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32.8%
29.8%
19.7%
6.2%

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近代民族工业不断萎缩
③西方列强在华设厂④欧美国家工业发展迅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研究历史可以采用不同的史学范式,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说法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能出现在

A.春秋战国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载:“辨天下之四人,使各专其业。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材料反映了唐朝

A.按出身门第划分四个等级 B.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C.强化对工商业者经济限制 D.禁止官员从事工商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