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它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道教科书。
——【日】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它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通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
——天涯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何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教育敕语》产生的主要背景。
(4)你赞同材料四的哪种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19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英、美、法、德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了怎样的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试从世界民主化进程的角度,评价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权威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材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689年《权利法案》
请完成: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的态度有什么明显不同?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什么进步性或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南联盟科索沃省自治问题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给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材料二:1999年4月6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宣布:北约在21世纪将承担超出19个成员国领土以外的使命,目前在科索沃问题上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实施这一使命的试验。
材料三:1999年5月10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通电话时,谴责北约绕开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要求北约停止轰炸,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江泽民表示:“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对主持正义、维护和平负有重要责任。”
——以上材料均据《人民日报》
请完成:
(1)北约和联合国分别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2)美国对南联盟的轰炸,表明了美国对欧洲由原来的“冷战”转变为直接出兵干涉。你认为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奥尔布赖特的讲话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企图主导世界格局。这种目的能否实现?为什么?

以下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数据:

1970年
美国
日本
西德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
黄金外汇储备
15.5
5.2
14.6
5.3
100%

请回答:
(1)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的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
(2)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3)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