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闻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人的视角透视世界,日本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观察下列《时代周刊》有关日本的封面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内部建设方面,欧共体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1967年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年 7 月 1 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1962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8 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1979年3月,在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倡议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                        
——国际财经财讯网
材料三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四  ……虽然我们是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但这并不必然等于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我觉得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承认和照顾彼此的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子诚我信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  
——据《人民日报》中国外长谈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
(1)美国频频关注日本,体现了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关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共体成立之后,西欧国家在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的表现。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 墨翟 B. 孟轲 C. 荀况 D. 韩非


对下面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 )

A.“孔府”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
B.唐太宗尊称孔子为“宣父”“亚圣”
C.“圣人之家”所在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
D.孔子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主流思想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
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 )

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图二: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


请回答:
(1)阅读图一,请简要指出该会徽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文化?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期?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
(3)图二所示的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在中国历史上,谁的思想最主张“和谐”?
(4)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在历史上,对纸的发明和改进起到一定作用的是谁?纸发明后通过那种途径传到了欧洲?
(5)通过对上述图片的阅读,你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何认识和体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