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竞技中,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必须加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
材料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2014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内(其中广州南沙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10平方公里),暂时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201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李心向两会提交《关于大力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建议》。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材料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我国2013年制造业研发强度和高技术制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0.88%和1.75%,而美国已达4%和16.9%。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70%,我国此两项数据都不到50%。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实现制造强国战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振兴制造业的理由。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2013年底以来,国务院连续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开办网店。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材料二:推动大众创新,要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全国人大成立60年来,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2014年4月至5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11月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听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11月至12月,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相继批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他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儿子于辛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座右铭,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而父亲教会他心爱的孙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他的学生不止一次的说,老师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
(1)结合材料,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释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于敏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引领?
(3)科学家于敏是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某班级召开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班会,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为我们应怎样努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人提出三点要求。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在很多赴日旅游的中国消费者抢购名单中,一种具有除臭、冲洗、烘干、抗菌甚至臀部按摩功能的马桶盖成为人们的“必买”之一,甚至在很多经常有中国旅游团光顾的日本电器店中已经频频出现断货现象。从日本的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能否再次崛起,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更需要的是德国和日本式的创新,而不是美国式创新,提高现有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要比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中国来说更现实。
材料二:“互联网+”战略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为适应“互联网+”的经济新生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企业结合。众多企业将发挥互联网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之中网络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使人人拥有无线“麦克风”,随时随地“参政议政”。各级政府重视社情民意,不断改进工作,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1)请你判断出A、B两条虚折线中哪一条是2008年-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变动图,并概述材料一中经济现象的成因。中国疯狂海外购物对我国企业和消费者有何启示?
(2)结合信息二,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公民与政府应如何促进我国民主政治新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其奥妙何在?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这些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活力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老字号是怎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活力的
(3)选取材料中任意一家老字号,为它设计出一条能体现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广告词。要求: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8—20个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