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不正
确的是:
A.“一超”指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
B.“多强”主要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 |
C.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
D.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
二战后,英国首相艾德礼曾说: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体国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而国有化的主题……是那些对于社会变革具有真正重要性的并且为全民利益所需要的。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全面国有化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B.英国打算放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C.英国经济政策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
D.国有化的动机是为福利国家筹措资金 |
美国学者路易斯·哈克写道:“我们的国家已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国家就在昨天还是一个不干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借贷货币、储藏商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普遍推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B.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C.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 |
D.积极推行马歇尔计划 |
“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惜乎未能先事于斯,遂令一往无余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把社会风俗的变革与政治变革联系起来 |
B.作者主张应当向西方学习,与欧美同俗 |
C.作者把发辫视为异族统治和民族压迫的重要标志 |
D.作者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1931年,荣昌、中华、鸿生、裕生四家企业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并继续实行兼并;到1934年并进杭州光华厂为止,大中华的直属企业共有7个火柴厂和一个梗片厂,总资本由191万元增加到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以上,约占全国火柴总产量的15﹪。大中华火柴公司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的限制 |
B.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为其准备了外部条件 |
C.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 |
D.国民政府采取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 |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