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积累量
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有关
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
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m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NADP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NADP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NADP+
B.电能转化的中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H中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D.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又为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起了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光合作用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及过程和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通过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死亡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
B.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了必需的能量
C.光合作用为生物由水生到陆生、厌氧型到需氧型的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D.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体中色素的用途就是吸收光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