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请回答:
(1)“……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择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这些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
(2)“……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此段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3)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请列举两例。
(4)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积极意义的理解。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是完全成熟的果实②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表明革命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目的③雅各宾派的政策表现了激进措施④热月政变标志着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整体说来,资产阶级各个阶层毕竟都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必然有着时代的烙印,还不可能具备工业化后资产阶级的许多特征和成熟性。他们要求经济自由和政治平等,目的只是为了反对封建王权和特权,求得自由发展的条件。他们是当时惟一能够提出制定反封建纲领并领导反封建斗争的阶级,但是却还不完全懂得怎样运用自由主义原则去管理经济和治理国家。他们因袭旧传统,在企业管理上常常使用封建家长制的方式,在国家体制上更喜欢保留君主制。……所有这一切都是时代决定的,是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材料2 当时与资产阶级站在一起的还有一批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是在商品经济刺激下出现的。……在经济利益上他们与资产阶级所关注的一样,是赚取利润。他们中许多人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地产和矿产,但是其领地在法律上属于国王的封赐,要承担效忠王权的义务。封建制度加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种种限制,也同样落在他们头上。因此,他们在经济、政治上与资产阶级的要求与愿望是一致的,也是一支反封建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有贵族身份,享有贵族特权,因而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反封建斗争中总是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资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和这批贵族结成联盟,才有可能发动一场革命。
——据齐世荣《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回答: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早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主要特点。
(2)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为例,举出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化贵族的代表人物各一位,并分别说明他们的主要革命主张。
(3)材料所述“资产阶级化贵族”的阶级属性是封建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为什么?
(4)“只有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结成联盟,才有可能发动一场革命”,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是天天吃“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甚至高喊“这个方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前任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以来,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罗斯福却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前后观点有哪些不同?
(2)概括分析上述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结合本题谈谈你的认识。

在世界历史上,三位杰出领导人的重大举措: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三个大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成效显著。据此请回答:
(1)这三大举措出台的背景怎样?相同点是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2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3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4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5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引自《邓小平文选》
回答:
(1)依据材料1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2理解新政实质。
(3)材料3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4)材料1和材料4相比,在农业政策上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5)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