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体现的实质是( )
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 |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
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 |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治者不满 |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多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开展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文中的现象,主要的国内因素是()
A.巴黎和会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
B.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 |
C.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
D.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了中国的革命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运动,两者相比()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③前者侧重个性解放,后者侧重强调理性
④前者是文明的再生,后者是文明新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宗教的思想 |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
C.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