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一个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的理想变压器,副线圈上接阻值为R=10的电热器,原线圈接在一交流电源上,它的电压表达式为u=200cos314tV,则电热器的发热功率为 W。
②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 mm。
(2)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除待测电阻Rx(约lk)以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直流毫安表:量程0~5mA,内阻约10
B.直流毫安表:量程0~100mA,内阻约0.5
C.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允许最大电流为lA
E.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6 V,内阻小计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
要求测量精度尽可能高
①电流表应选择 (填器材前面的符号):
②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利用纸带进行研究:从点迹较密处选一个清晰点作为起始点0,然后依次取测量点l、2、3、4、5,再测量出各测量点到0点的距离hl、h2、h3、h4、h5,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时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他利用正确的方法依次算出了各点的速度vi(i=l、2、3、4、5)。
①该同学计算点4的速度的表达式是 。
②他依次算出了v的大小;然后以v
为纵轴,hi(i=1、2、3、4、5)为横轴建立坐标系,依次标出(hi,v
),用平滑的曲线拟合这些点得到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雷守恒的方法,可行的是( )
A.任取图线上的一点(hi,v),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
B.在图线上任取两个点m、n,验证等式是否成立
C.计算图线的斜率,看斜率k是否等于重力加速度g
D.计算图线的斜率,看斜率k是否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2倍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
,记下相应的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 0.500 | 0.600 | 0.700 | 0.800 | 0.900 | 0.950 |
t(ms) | 292.9 | 371.5 | 452.3 | 552.8 | 673.8 | 776.4 |
s/t(m/s) | 1.71 | 1.62 | 1.55 | 1.45 | 1.34 | 1.22 |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
测量值
和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图线;
(3)由所画出的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
是标准电流表,
和
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和
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
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
拨向接点1,接通
,调节,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的读数
;
(2)然后将
拨向接点2,调节,使,记下此时
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
读数的,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 轴重合,在 从坐标原点以速度 =3 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 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的坐标为(4,6),此时R的速度大小为 ,R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视为质点)
(2)为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①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
的电压表
量程为1V、内阻大约为1
的电压
1
量程为2V、内阻大约为2
的电压
2
量程为3V、内阻大约为3
的电压
3
选择电压表串联
的电阻可以改转成量程为9
的电压表
② 利用一个电阻箱、一只开关、若开关导线和改装好的电压表(此表用符号
1
2
3与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且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在虚线框内画出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
3.根据以上试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0
时、电阻箱值为15.0
;电压表示数为2.00
时,电阻箱的阻值为40.0
,则电源的电动势
=
、内阻r=
。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责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大,负责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x(常温下阻值约为10.0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10k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③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的U—I图线如曲线I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阻是
热敏电阻(填PTC或NTC)。
④该小组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阻R2的U—I图线如曲线II所示。然后又将热敏电阻R1、R2分别与某电池组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测得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欲利用小车验证“动能定理”,他在实验室中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砂桶带动小车运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代表小车所受的合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
a
b
②实验中,测得砂和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二者应满足的关系为;
③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正确组装和操作后,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有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m/s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结果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小数)
④砂和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在纸带上取两点B和F进行研究,测得这两点间的距离为L,这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B、VF,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要测得的物理量)。
(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大约为1.0Ω)
B.电压表V(0~15V、内电阻大约为15kΩ)
C.电流表A(0~0.6A、内阻RA=0.1Ω)
D.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E.滑动变阻器R1(0~10Ω、10A)
F.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G.定值电阻R3=990Ω
H.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了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填写“R1”或“R2”);
②请在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上所选用器材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