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
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基(-14C1H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8NA、9NA |
B.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1.5NA |
C.8.7gMnO2与40mL 10mol/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0.1NA |
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 NA个电子 |
下列各组离子在对应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K+、Cu2+、SO32-、MnO4- |
B.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a+、SO42-、HCO3-、Cl- |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I-、SO42-、Cl- |
D.pH=12的溶液:K+、Cl-、SO32-、SiO32- |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 |
Cl2、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Cl2>Fe3+>B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