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距圣地亚哥西南340km处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智利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中学生开始午休 | B.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正在加快 |
| C.上海的树影朝向东南 | D.当日,济南(36°N)昼长与地震中心地夜长大致等长 |
地震区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沙漠气候 |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智利多发地震是因为处在
| A.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
|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
| C.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
|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放峰区域
| A.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
| B.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
| C.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
| D.东西差异显著而南北差异较小 |
图中放蜂路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 B.垂直地域分异 |
|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 D.非地带性分异 |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
|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
|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
|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
读长江某河段河床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河段的流水侵蚀作用以
| A.溯源侵蚀为主 | B.下蚀为主 |
| C.侧蚀为主 | D.溶蚀为主 |
推测一下,造成图中左右汊水深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有
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汊流水侵蚀作用强
②左汊河床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③右汉位于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
④左汊沉积物分布广,不易被侵蚀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量(最大可能蒸发量,单位为mm)的差。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读中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单位:mm),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 A.a | B.b |
| C.c | D.d |
导致a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呈减少趋势 | B.气温升高,蒸发加快 |
| C.降水呈增加趋势 | 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
c、d两流域相比
①c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大
②d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大
③c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小
④d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小
|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丙农业地域类型
| A.水利工程量大 | B.劳动力投入乡 |
| C.专业化程度高 | D.生产规模小 |
下图示意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可以推断,该地区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
| B.To~T1年吸引的企业类型最多 |
| C.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
| D.T1~T2年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 |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剩余劳动力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的时间更长 |
|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
|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
|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