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
(5) 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
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

分析城市D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分析甲省建立热带农产品基地的有利条件。
分析图示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材料一世界某一地区图

材料二里海盐度分布图

材料三 1970年代末,专家学者们对里海水位下降感到担忧,1977年,里海水位比原来下降了约30米,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但自1978年,里海水位开始上涨。自那以后,里海水位上涨了约2.5米,里海以惊人的速度仍在上涨。此事一开始被视为好兆头,但事实上,这是一场环境灾难。
材料一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丰富的地点是 ,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二中盐度值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AB两幅图中能表示里海夏季盐度分布状况的是 ,分析原因。
简要描述材料二中R河的特征。
材料三中,学者为什么把近年来里海水位上升视作是一场灾难?

读图 “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是(1或7)月,判断理由是。(2分)
(2)C处此时受(气压带)控制,气候特征是。(2分)
(3)此时B处的气候特征是,原因是。(2分)
(4)此时A、D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1分)

读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C、E分别是:
(2)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
D为
(3)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环流圈。
(4)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多雨的是(用字母表示)。
(5)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用字母表示)。
(6)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7)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I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图中I的作用是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

(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大或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