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
(1)此大陆东临 (大洋)。
(2)图中洋流名称2是 。
(3)丁处沙漠的形成,体现了自然带的 规律。
(4)图中甲处自然带名称为 , 甲、乙、丙三个自然带的更替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5)图中山脉名称 ,是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 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3)分析甲河流域与新疆相比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9分)
(1)AB两地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商品粮地位明显下降的原因:。
(2)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后,B地与A地对比产业升级困难,经济发展减缓,主要是B地较A地在处于劣势。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hm2/人)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是。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和。
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3分)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地区的绿洲地带应采取怎样的具体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