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为探究食物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第1组: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下图曲线1所示。第2组: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6所示。第3组: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第1组少。
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1组实验中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ml |
B.第2组实验中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3所示,第3组实验中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4或5所示 |
C.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4和5代表的类似 |
D.在玻璃容器中放养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后,小草履虫数量增加,大草履虫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2和6代表类似。 |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 |
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
C.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
D.吞噬细胞吞噬并消化病原体 |
现有资料表明:①K+不能通过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菌素,与K+具有特异亲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膜,Na+仍不能通过膜。下列关于K+能通过膜Na+不能通过膜的原因解释中,正确的是
A.K+的载体是缬氨霉素,Na+的载体不是缬氨霉素 |
B.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
C.K+![]() |
D.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是 |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
C.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 |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
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A.线粒体 | B.高尔基体 | C.核糖体 | D.叶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