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放任主义”的原意是“让我们自己干”。关于这一经济理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B它的提出与工业革命有关
C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原则
D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使经济协调发展
《元史》记载:“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从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 ②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③元朝在全国共分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 ④元朝的行省设置和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A.18世纪末的英国 | B.19世纪末的美国 |
C.1920年代的苏联 | D.1930年代的德国 |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 |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 |
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 |
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