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
|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
| 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 |
| 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
| 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萘乙酸)的浓度 |
某植物群体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 1:4:l。比较自交一代与随机交配一代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 A.基因型频率相同 | B.纯合子比例不同 |
| C.基因频率不同 | D.杂合子比例相同 |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
|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
|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
|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
| A.适应特定环境 | B.定向变异 |
C.定向生存 斗争 |
D.能传种接代 |
下图为人体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⑤和ATP中所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
| B.启动该过程必需的有机物①和胰岛素、生长激素一样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
| C.在合成人体该过程消耗的ATP时所需能量可由淀粉、蛋白质、脂肪氧化分解提供 |
| D.核内形成的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 |
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
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 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