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用基因探针快速灵敏地检测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成重组DNA分子 ⑤利用单克隆抗体诊断疾病( )
A.②③ B ①③ C ①③⑤ D①③④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Jason DeJong近来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的细菌,这种细菌能使方解石(碳酸钙)沉积在沙砾周围,从而将它们胶合固定在一起。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向松散液态的沙砾中注射培养的细菌、附加营养和氧气,这些松散液态的沙砾就能转化为固态。固态的沙砾有助于稳固地球从而达到预防地震的目的。下列有关巴氏芽孢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氏芽孢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抗药基因位于质粒上 |
B.巴氏芽孢杆菌的基因中无内含子,只有外显子 |
C.巴氏芽孢杆菌的异化类型为厌氧型 |
D.巴氏芽孢杆菌无核膜,也无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
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
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 |
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观察不在视野中央的目标 |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
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反光镜上 |
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
“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具有能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的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
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的扩散 |
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
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
对于下列各种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
C.除①②③外,其它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