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m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蛋白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连续自交n代,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
C.发生了隔离 |
D.发生了自然选择 |
玉米是二倍体,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若某玉米的基因型为Aa,则该玉米与染色体加倍后的四倍体玉米杂交,得到的三倍体玉米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分别为
A.31:2:1 |
B.5 1:4:6:4:1 |
C.6 1:2:3:3:2:1 |
D.41:5:5:1 |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假如图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
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
B.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1/2 |
C.有3/4能产生淀粉酶 |
D.出现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C.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下图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①过程的原料不包括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
B.一种D可与B上多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
C.E上的一种氨基酸可对应B上不同的密码子 |
D.A上的遗传信息经①②过程转变为E的氨基酸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