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是某家族中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DNA分子结构分析,发现乙病基因与其相对应的正常基因相比,乙病基因缺失了某限制酶的切点。图2表示甲、乙、丙3人的乙病基因或相对应正常基因的核酸分子杂交诊断结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若Ⅱ7和Ⅱ8再生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2)已知对Ⅱ3和Ⅲ13进行核酸分子杂交诊断,Ⅱ3电泳结果与图2中甲相同,Ⅲ13电泳结果与图2中乙相同,则由此可以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若Ⅱ8进行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其电泳结果与乙相同。则Ⅲ9和Ⅲ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其中的多基因遗传病常表现出___________等特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___阶段形成的,此过程的总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

Ⅰ、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⑴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
⑵甲病的遗传类型为
⑶若Ⅲ-14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
⑷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Ⅳ-17的基因型是,表现型是。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
⑸采取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Ⅱ.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⑥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
⑴蓝藻的新陈代谢类型通常是
⑵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蓝藻毒素(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人体细胞原癌基因,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⑶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⑷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为完善实验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 :

⑸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每空1分,共14分)Ⅰ、右图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淋巴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
⑵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
⑶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了由信号转化为信号的过程。
⑷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流H1N1病毒病人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细胞产生的
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免疫过程清除。
⑸若图示炎症器官为肾脏,疾病为肾小球肾炎,其主要特征为蛋白尿,且全身浮肿。若要检测其是否为蛋白尿,可选试剂进行检测。
Ⅱ、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
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5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
⑵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原因:
⑶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
⑷右图为某植物25°C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b点与c点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请在图中画出30°C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Ι.果蝇中有一种突变型,其翅向两侧展开45°。利用这种突变型果蝇和纯合野生型果蝇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亲本
子代
组合一
突变型×野生型
突变型:野生型=1:1
组合二
突变型×突变型
突变型:野生型=2:1

若上述性状是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则由杂交组合二可知野生型为   性性
状,突变型的基因型为  。在组合二中子代中出现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
        ,请用遗传图解解释组合二的遗传过程(不要求写出配子)。

Ⅱ.在一批纯合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突变体(H),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恢复为正常翅,这些个体称为回复体。若是由于基因H又突变为h,称为真回复体;若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称为假回复体,(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只有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请分析回答:
(1)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以及HHRr。
(2)现获得一批基因型相同的纯合果蝇回复体,让这批果蝇与    杂交,即可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若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为假回复体,请利用这批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①实验步骤(写出要点即可):
1.  
2.  
3.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