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 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其它条件不变) |
B.t3时降低了温度(其它条件不变) |
C.t5时增大了压强(缩小容器体积,其它条件不变) |
D.平衡状态时,t6时刻Z的百分含量最低 |
25℃时,取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00mL,分别用0.1000mol·L-1NaOH溶液、0.1000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滴定曲线可得,25℃时Ka(CH3COOH)≈Kb(NH3·H2O)≈10-5 |
B.当NaOH溶液和盐酸滴加至20.00mL时,曲线Ⅰ和曲线Ⅱ刚好相交 |
C.曲线Ⅱ:滴加溶液至10.00mL时,溶液中c(CH3COO-) + c(OH-)>c(CH3COOH) + c(H+) |
D.在逐滴加入NaOH溶液或盐酸至40.00mL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
【改编】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左边是磷酸铁锂材料作为电池的正极,由铝箔与电池正极连接,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但锂离子Li+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右边是由石墨组成的电池负极,由铜箔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池的上下端之间是电池的电解质,电池由金属外壳密闭封装。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关于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
A.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中脱离出来,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回到正极材料中 |
B.放电时负极反应:LixC6-xe- ="=" 6C+xLi+(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
C.充电时的阳极反应:LiFePO4 -xe-="=" Li1-xFePO4+xLi+ |
D.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粗铜,阳极质量减少12.8g 时,则电池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Li+数为0.4NA |
【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甲醛、甲酸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则甲醚(CH3OCH3)也无同分异构体 |
B.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
C.1mol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D.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C4H6)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
【改编】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且X、Y、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等于Z元素的核电荷数,X与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常见金属元素Z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百度”搜索知,Y、Z形成的化合物“室温下强度高,……。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由此可推测该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 |
B.化合物YW3水解产物之一具有强氧化性,由此可知Y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 |
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X5是一种是否存在尚待确证的化合物,假如存在,该物质与水反应必然生成气体X2,同时得到一种弱碱溶液 |
D.因为Z的氧化物熔点很高,不适宜于电解,故工业上常用电解Z与W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单质Z |
【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发生复杂的变化,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产品的过程 |
B.检验红色砖块中是否含三价铁的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
C.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往往用阴离子交换膜把阳极和阴极隔开 |
D.除去Fe(OH)3胶体中的NaCl时,可将其装在用半透膜做的袋子里,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该分离方法称为渗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