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试纸检验气体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试纸的选用以及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CO2 |
B.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
C.SO2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
D.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
核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Al |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 n(Na) |
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
D.若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少 |
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A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
B.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
C.它具有+2、+3、![]() |
D.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
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Y、Z质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
Y |
||
Z |
W |
A.常压下,四种元素单质中,Y单质的沸点最高
B.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Z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D.W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Na2CO3和NaHCO3 的固体混合物加热灼烧 |
除去NaHCO3中的Na2CO3 |
B |
常温时将CO通过装有SiO2 的硬质玻璃管 |
制取粗硅 |
C |
向新制得的K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比较氯与硫的得电子能力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
B.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
C.将钾投入到氯化铝溶液中,能置换出单质铝 |
D.砹在第6周期ⅦA族;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出它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 |
物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