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
| B.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
| C.由石英制取单晶硅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D.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
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SO3和O2。已知: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 g,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 装置 |
A(试管+粉末) |
B |
C |
| 反应前 |
42.0 g |
75.0 g |
140.0 g |
| 反应后 |
37.0 g |
79.5 g |
140.0 g |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A.4CuSO4
4CuO+2SO3↑+2SO2↑+O2↑
B.3CuSO4
3CuO+SO3↑+2SO2↑+O2↑
C.5CuSO4
5CuO+SO3↑+4SO2↑+2O2↑
D.6CuSO4
6CuO+4SO3↑+2SO2↑+O2↑
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
| A.①② | B.② | C.②③ | D.②③④ |
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等,分别对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Br- | B.SO42- | C.H2SO3 | D.NH4+ |
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法中,合理的是( )
①C2H6中混有的C2H4,可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溴水,然后用碱石灰干燥
②K2CO3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③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可以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④金属铜中含有的少量银和锌可以通过电解精炼的方法除去
⑤H2S中混有的水蒸气用浓硫酸干燥即可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⑤ | D.④⑤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l2中少量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 |
| B.向久置于空气的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产生Fe(SCN)3血红色沉淀 |
| C.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
| D.实验室可采用分液法直接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