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真正推动力。遗憾的是,过去我们不太明白这个道理,“先生产、后生活”一度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本末倒置的结果是生产没上去,生活也越来越不行。“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理念的不足之处在于
①忽视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忽视了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忽视了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④忽视了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贷款利率下降②农业投资增加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④农业贷款增加
A.②→①→④→③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②→③ | D.②→③→①→④ |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国家决定到2013年底约投资1.2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建设,这体现了
A.国企利润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B.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
C.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D.财政支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
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
C.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小明的爸爸是个体户,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民营公司的高管,年薪20 万。材料中小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
C.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