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读“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的最大城市是(填代号),其周围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是(填代号),其主要原因是。
(2)夏季经过港口③到我国的油轮顺风顺水吗?为什么?
(3)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班加罗尔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奠定了印度软件大国的地位。试分析班加罗尔能够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沿ab线作一地形剖面图。
(2)图示的水利工程是。
(3)2006年5月20日,该水利工程大坝主体建设竣工,该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该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下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名称为。
(2)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夜半球(用斜线、阴影表示)、太阳直射点M。
(3)下图中三条线表示从A到B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B点相等的各地纬度可能为、。
(5)D地气候类型为气候,在该地气候形成中,(洋流名称)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6)图示半球范围内有两种陆地自然带在另一个半球缺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建设中的宁(南京)西(西安)铁路将形成以上海为“东方桥头堡”的新的铁路大动脉——“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它将把东亚和西欧连接起来,把陆桥建成潜力巨大的洲际链和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轴。
(1)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穿越了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山脉名称为。
(2)列举能反映兰新铁路沿线地区特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与陇海线相比,宁西铁路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优势?(4)从下列4个方面简述图中兰新铁路沿线地区发展宜采取的重大举措。
①资源开发 。
②农牧业。
③基础设施。
④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