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习题题。
春归 唐庚 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②花间合,孤城③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②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
(1)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全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出 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寒闺怨①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②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①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②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1)结合诗句简析诗中女子的形象。
(2)请谈谈诗歌末句中“冷”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颠沛窘迫而死。②漫: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①、②题。
秦楼月
金·完颜璹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梁台风月,汴堤烟雨。
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注:①梁台:梁代梁孝王所筑,台以复道连属诸营苑,在河南开封东南处,久废。②汴堤:隋炀帝开凿汴渠两堤,汴渠沟通运河,已经湮没很久。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议论发端,首先就四季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发出慨叹,先声多人,气势不凡。
B.“梁台”二句以对仗的手法,交待了与友人离别的具体地点和当时烟雨蒙蒙的天气。
C.下片中的“水涵天影”写秋季天光水色之明净,“夕阳低处”表现出依依惜别之深情。
D.全词虽着墨不多,但意蕴丰厚,思接千载,神与物游,诗情画意哲理完美地结合。

②末三句按照动作发生的顺序,本应是帆举——橹响——雁飞,但作者却将后两者作了颠倒,除了声律的考虑之外,还有其他艺术妙用,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分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