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期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一一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近代江南的企业家们以工商业收入投资土地,究其出身来说大都生于富裕之门,其父辈或祖辈占有田产者甚多,购买土地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利,除地租收益以外,近代江南的城居地主们还在购买的土地上开办工厂、创办企业,他们所开设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农业产品是这些企业主要的原材料来源。从城居地主中产生的近代企业家开始了将资本主义经营范围扩大到农业领域的尝试,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首开先河。1901年秋正式集资建立通海垦教公司,走上了废灶兴垦、发展近代农业的道路。
一一黄敏、慈鸿飞《中国农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救济与通货膨胀法令》,俗称第一农业调整法。为此它授权设立一个隶属于农业部的农业调整署,以负责农业生产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并规定:对志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民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种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并有权储存棉花以待高价而沽;订立销售协定以消除浪费。所有用于这些调节的经费来源是征收有关“基本”商品所制成产品的加工税。该法还附有一个托马斯修正案,它授权总统可以用多种不同方法增加货币供应,目的在于协助农民改善借贷处境,减轻债务负担和防止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保证。该法是新政期间极富于戏剧性且意义深远的一项立法。
一一刘春江《罗斯福新政与美国计划农业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农业生产呈现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江南地区农村经济是发展的新变化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顿农业的特点、措施及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3分)填表题: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两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名称
主要特点
兴起的根本原因
产生的共同影响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据此你认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盛行与当时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

你能说出17世纪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历经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吗?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每个阶段试举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七月革命时,巴黎街头发生了巷战。在巷战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一马当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为把这面旗帜插上巴黎圣母院旁边的一座桥顶,最后倒在血泊中。画家目睹了这一悲壮的巷战景象,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再现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这幅画气势磅礴,结构紧凑,有强烈的感染力。
请回答:
(1)目睹“这一悲壮的巷战景象”的画家是谁?哪国人?
(2)这一作品属于哪种流派?这种流派的特点是什么?
(3)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来看,它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试分析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经济发展对其内政外交分别产生哪些影响?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