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冷空气不断侵入我国。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9日,华北大部、黄淮及江淮北部水量不足50毫米,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持续少雨使中国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1)读图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地区出现气象干旱的自然原因。

(2)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说明华北地区合理用水的地理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几千万年前,该地区距海洋较近,气候温暖湿润,现在却气候干燥,试简述其原因。
(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成因联系图中的恰当位置。

A.燃烧矿石燃料 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 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 F.过度开垦 G.气候变暖变干
(3)结合上述成因联系图,分析人类为防治沙尘暴的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下面两幅图是我国某地环境遭到破坏前后的景象,读图回答问题。

(1)生态破坏后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2)这种变化通常是由破坏开始的。
(3)这种状况已在我国流域和流域发生发展,由于它们都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所以这种状况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大力开展工作。
(4)根据上述分析填表。A粮食产量下降 B粮食匮乏 C生态平衡破坏 D水土流失严重

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