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 是
A.6、18 | B.5、18 | C.5、17 | D.6、17 |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
C.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
有关下图坐标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的细胞数目可能是a点时的两倍 |
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有()
A.过程I称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
B.与完成过程II直接有关的核酸,只有mRNA |
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II被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