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核模
叶绿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

 -
  +
 -
 -
 -
  +
 无变化

  +
  -
 -
 -
  +
  +
 无变化

  +
  - 
 -
  +
 -
  +
外层破坏

  +
   +
  +
  +
  + 
  +
 外层破坏

问: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A.乳酸菌、蛔虫、水稻、衣藻 B.硝化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C.乳酸菌、蓝藻、蛔虫、水稻 D.蓝藻、蛔虫、水稻、衣藻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是当B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C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B、C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C.图2中结构①物质的释放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D.突触是由图2中的②和突触后膜构成

科学家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相同位置可能发生部分交换。为观察这一现象,可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BrdU培养基中培养,让细胞增殖,因BrdU在DNA复制时可代替胸腺嘧淀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如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本实验所运用的原理不包括()

A.DNA的半保留复制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染色体被染色剂着色 D.细胞的分化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和基质中
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C.线粒体中的DNA也具有转录和翻译的功能
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科学家提供了1000年~2000年地球大气中的CO2含量(ppm)和每平方米热量(w/m2)的关系图(如下图)CO2含量从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前后迅速上升,至1950年前后,上升曲线已几乎成直线态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和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室效应与工业革命以后CO2浓度的升高有直接关系
C.CO2含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伐木毁林光合作用吸收CO2减少引起的
D.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速生林是保持大气中CO2含量稳定的唯一措施

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的培养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动植物细胞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
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