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4列中每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试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
pH7.5的缓冲液 |
|
0.2 |
0.2 |
0.2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
0.3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
|
微生物B提取液 |
|
|
|
|
微生物C提取液 |
|
|
0.1 |
|
www.k@s@5@u.com 高#总体积 |
2.0 |
2.0 |
2.0 |
2.0 |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试剂,摇匀后,进行加热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不同酶本身的 。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
为改善生态环境,某地实施了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并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单位:kg/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放牧强度 |
总现存生存量 |
播种牧草 |
杂草 |
||
白三叶 |
鸭茅 |
可食性杂草 |
有害植物 |
||
轻度 |
11200 |
150 |
1650 |
9300 |
100 |
中度 |
10600 |
220 |
800 |
9300 |
280 |
重度 |
3810 |
210 |
400 |
2800 |
400 |
(1)人工播种牧草改变了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使其营养结构趋向于 ,该过程被称为演替。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做到 (回答一点即可)。
(2)白三叶和鸭茅的植株高度有明显差别,表明草原群落具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放牧强度增大,对和的生长有利。
(3)在轻度放牧时,假设该草原植物固定的总生物量是18000 kg/hm2,自身呼吸消耗量以及流入分解者的量是4800 kg/hm2,则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牧区规定放牧1只羊需2.8亩草原对应,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不同草原类型适宜的放牧强度不同,下图表示某草原放牧强度对山羊个体增重以及单位面积内山羊群体增重的影响,则最佳放牧强度应控制在 (只羊/hm2)水平。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个营养级。
(2)从图中可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__,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能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进行。图中热能数值为
J/(cm2•a)
(3)从图中可看出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不同特点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
(4)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使能量______。
(5)图中A返绿时能为C取食提供信息;同时A需要足够长的光照时间才能开花。前者说明____ _,后者说明___ ___。
沙打旺,一种优质牧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某地为治理荒山,大面积种植沙打旺后任其自然生长。下图是连续多年对沙打旺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方法估算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
(2)0~2年内沙打旺种群增长曲线近于_______型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2~8年,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_______年起,沙打旺达到种群的K值。第6年的沙打旺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型
(3)欲预测12年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应统计种群的_______。
(4)数年后,鼠害猖獗,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请回答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图2和图3可以证明___________是胚芽鞘生长不可缺少的部位。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
(2)为验证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请补充完成设计实验。
实验用品: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同龄、生长正常、长势相同的烟草,剪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剪刀剪去乙、丙的顶芽,甲、丁保留顶芽。
②对乙不再处理,对丙应做得处理是在剪去顶芽后的切口处放置 。
③预计乙的生长情况是 ;丙的生长情况是 。
④为了进一步证明丙的生长情况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而不是羊毛脂的作用,则应对丁做的处理是 。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略。
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⑤是__________。
(2) 在图甲中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_______(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发生在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_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