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
(1)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2)x代表 值,y代表 值
(3)若测得x=200(mm),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5)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设对照的目的是
酸雨是指
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着雨点降落下来而成。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解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方案。
(1)目的原理:大气中的
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中以
模拟酸雨,研究不同
量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2)实验材料
①实验装置如下图。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
气体、气体流量计(控制充气量)、蒸馏水、植物培养液等。
(3)实验步骤
①取5套实验装置并编号,设立和。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取已长出一片真叶的幼苗若干株,分别直立于盛有植物培养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各实验装置的容器内,如上图所示。
③按图装配好实验装置。
④。
⑤关闭实验装置活塞,将装置置于、的环境下,在第5天统计各组两种幼苗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
(4)实验结果:
①实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
SO2量 |
C1 |
C2 |
C3 |
C4 |
C0 |
|
死亡率(%) |
甲 |
0 |
10 |
40 |
80 |
0 |
乙 |
0 |
0 |
20 |
40 |
0 |
②在下面画出直方图,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的[ZZ3]存活率。
(5)讨论:从结果可知,。
(6)实验拓展:[
]在"酸雨对陆生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的研究中,除本试题的"方法"与"指标"外,请你另外设计方案,填入下表。
模拟产生酸雨的方法 |
植物受影响的指标 |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生态 瓶编号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 ;
② 。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 ;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途径产生CO2。
分析下面碳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①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
(2)岩石圈中的碳以 形式储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存在形式是 。
(3)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带有 性,属于气体型循环。
(4)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②表示的是 关系,其②内部之间还可存在 关系;④表示 。
(5)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
(6)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产生 效应。
(7)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
① ;
② ;
③ 。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 ,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
材料用品:小鱼、水蚤、水草、池泥、大试管、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鱼网和凡士林。
请完善步骤并回答问题:
(1)方法步骤
①在大试管底部铺上一层约10 mm厚的池泥;
②沿大试管壁加池水至距试管口40 mm处;
③往大试管中放入;
④大试管口;
⑤将试管放到。
(2)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存在于中。
(3)在小鱼的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型的,原因是。
(4)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能量的暂时平衡,原因是。
(5)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