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过程中,下列各项评价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
B 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
C 毕希纳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D 萨姆纳把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并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了脲酶,而且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右上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⑴到视野⑵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 |
C.⑤→④→③→② | D.③→④→①→② |
现有某样品液,经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后,样品液产生紫色反应,该样品液有 ( )
A.蛋白质 | B.糖类 | C.油脂 | D.核酸 |
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元素 |
C |
O |
N |
H |
S |
Fe |
含量(%) |
92.393 |
3.518 |
2.754 |
1.214 |
0.006 |
0.006 |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与真核细胞相比,蓝细菌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A.核被膜 | B.核糖体 | C.细胞溶胶 | D.细胞膜 |
图示为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点和B、C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