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纲要中的:“转方式”、“优化格局”、“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将在未来五年的改革中得到全面加强,各领域改革有望得到更加协调和统一的推进,将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备受各界瞩目。材料反映了(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选择的 |
C.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D.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
北京同仁堂有一幅对联:“品味虽贵,必不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正是靠这份承诺,同仁堂经历300年风雨不倒,从一家普通的家庭药铺发展为国药第一品牌。从经济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
B.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
C.诚实信用是经营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
D.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安全。要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就必须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③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
④提高金融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个人所得税调整听证会,后确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调高至2000元.这意味者
A.改变了税收的固定性的特点 |
B.扩大中第收入这的收入 |
C.降低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
D.鼓励高收入者依法纳税。 |
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2005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当前运用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A.控制投资增长,抑制过热消费 |
B.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C.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 |
D.实现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
西部地区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现象,必须靠
A.国家的宏观调控 |
B.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支援 |
C.西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 |
D.依法管理人才资源,防止人才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