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山东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决定在2010年做好如下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完善社保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增加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8分)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引发了某校高二(2)学生的关注,同学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话题一: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成因
主要污染物 |
PM2.5 |
||||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
汽车尾气 |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
工业污染排放 |
其它 |
注: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徽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l)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
话题二: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请从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话题三: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 (12分)
请运用经济常识知识,阐述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在哪些方面着力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安全。
要求:
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开展论述。
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却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采取“钓鱼岛国有化”行动,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最近,日本又大肆炒作中国海军军舰火控雷达锁定日本军舰军机的所谓中国威胁论调。首相安倍更抛出“同日本的冲突是中国根深蒂固的需求”的怪论,对中国的制度指手划脚。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是依法行使自身固有权利。日本对钓鱼岛的所谓“实际控制”是非法无效的,中方从未承认、决不接受。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是否合适,只有该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只有带有政治偏见和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对此恶意解读、横加指责。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
运用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上列图一和图二两幅漫画共同体现了什么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2)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类似“被高铁”的现象屡屡出现?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
(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从“立法”与“守法”的角度,简要谈谈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两者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