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内容,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和巩固的基本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材料四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在哪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美国建立上图体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什么原则?
(3)分析和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哪些国家组织原则?并指出该法律文献在中国法制建设历程中的地位?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大量的制陶、纺织、建筑、育蚕、治丝等原始手工业。……,制陶一般包括淘洗、制坯、装饰和烧制等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制作者进行严格训练,这说明师徒传授的雏型已经出现。
材料二随着奴隶社会的崩溃,一些原来的职官(畴人)流散到了民间,于是著书立说,组织学派,并开设私学收徒。《史记·历书》曰:“幽、历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汉书·艺文志》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墨子创办的私学是以传授木工、器械制造技艺为主的,其教学方法注重实际操作。当时,突破家庭圈子收徒,实行个别传授也已出现。
材料三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代表着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在皇权命令和物质奖励下,师傅们不得不拿出祖传的绝技。这极大地提高了当时各行业的职业技术水平,并使各行业的最高技术得以推广。
——以上材料均摘自孙立家《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
请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形式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二和三,概括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出现的变化。(2分)
(3)概括指出导致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2分)
(4)我们研究历史,所依据的材料有很多,如上古传说、文献典籍、考古发现、文学作品等等,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作者依据了其中的哪几种材料? (2分)你认为哪一种更可信? (1分)并说明理由。(2分)
阅读材料: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仅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结合所说知识回答:
(1)19世纪后半期,我国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简述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并指出这一历程中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
(12分) 阅读材料: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列举材料中“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代表性成果。 (3分)
(2)列举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并概述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7分)
(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分)
(3)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关于全球化起始时间,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从现有资料看,人们对全球化起始时间的认定大致有以下四种不同意见:
①全球化起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标志。
②全球化起始于18世纪中后期,以工业革命为标志。
③全球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为标志。
④全球化起始于冷战结束后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中国的变革为标志。
请回答:(1)请从这四种观点中任意选取两种,并分别阐述其合理性。
(2)美国教授罗宾逊认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的扩展。”你同意其观点吗?阐明理由。
(17分)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引领世界文明不断进步。阅读下列《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中的几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1660—1 789卑,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1)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5分)
材料二“没有任何事件比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貌了。……l 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和经济上的成功。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
(2)结合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6分)
材料三“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
(3)导致这—时期人们“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经济、政治原因分别是什么? (3分)
材料四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在1945年,即使是一位最乐观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到这种文明所具有的广泛程度和它的特征。”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