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段话的实质是

A.尼克松敬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B.尼克松渴望看一看新中国
C.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 D.美国人对新中国不了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一个侵略者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园门和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我们已经完毕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据此分析,他参加的侵华战争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所说的“这个运动”是指:

A.发动南昌起义 B.实施战略转移——长征
C.起义军攻打长沙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劳动力
B.群众的反帝爱国热情高涨
C.淞沪会战发生,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学业难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

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
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 D.德挑战法国霸主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