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
|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
| 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 |
| 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
|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
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
|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
1921年苏俄暴动者指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 |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 D.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
|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 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
|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
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固定粮食税 | B.实行工业国有化 |
| 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 D.允许自由贸易 |